引用的作用和好处是什么(古人的借鉴:用典和引用)

写文章时,有意引用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 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说明自己对新问题、新道理的见解,这种修辞手法叫引用。

引用的作用是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唐代李商隐《无题四首》:“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李商隐在此诗中可能也融入了自己的身世之感,“贾氏窥帘韩掾少”使用贾充女与韩寿的爱情故事,“宓妃留枕魏王才”使用甄后与曹植的爱情故事。好像李商隐对曹植很有感情,借用《洛神赋》在相思成灰的爱情感慨中也可窥见他仕途失意的不幸遭际。

清代纳兰性德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化用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非赠道士李荣》诗中成句:“相怜相念倍相亲,一生一代一双人”。

用典亦称用事,是一种修辞手法。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典故之种类有三,即明典、暗典、翻典。

用典可使文辞妍丽,声调和谐,对仗工整,结构谨严,而增加外形之美,与丰富之内涵。如:唐代李商隐《潭州》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中“湘泪”一词,乃引《述异记》里故事:“舜帝南巡,死于苍梧。舜妃娥皇女英伤心恸哭,泪下沾竹,而竹色尽斑”。“楚歌”一词指屈原“离骚”、“九歌”赋中,指斥令尹子兰之故事。陶公句,借当年陶侃之战功显赫,以暗讽当今之摒弃贤能。贾傅句,借贾谊祠中之蛛网尘封,风雨侵凌景象,而寓人才埋没之感,又切合潭州之地,典中情景,与诗人当时之情景,融成一体,益觉凝炼警策,读之令人顿生无限感慨。

关于原句引用,多是为了表达与原作不同的感受。 比如唐代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而李白也借鉴做了另一首《游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正可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换个说法更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借。”

万事万物不是凭空产生的,我们要有开放的心态和开阔的心胸,勇于接受别人优秀的成果。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中,就是不断自我学习使用和世界互动,吸收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