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成语是什么( 兀兀穷年)

【成语名字】: 兀兀穷年

【成语拼音】: wù wù qióng nián

【成语释义】: 兀兀:劳苦的样子;穷年:终年。一年到头辛苦劳动,勤劳不懈。

【成语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成语用法】: 作谓语;指辛勤劳动。

【近义词】: 夜以继日、通宵达旦、饱食终日

【反义词】: 千载难逢、知难而退

【成语造句】:

1、他兀兀穷年,在历史的幽暗深处,寻找着蒙尘的美和故事。

2、“焚膏继晷,兀兀穷年”,今天这两盏燃烧了90多年的油灯终于耗尽了最后一滴膏油,顽强燃烧到最后一息。

3、他们为了完成这部书,兀兀穷年,终岁鲜欢。


【成语故事】:

唐朝时期,有一杰出的诗人名叫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奇,重气势,有独创之功,为一代大家,对后代有较大的影响。

韩愈生平清苦,三岁丧父,他由兄长韩会抚养成人。韩会早逝后,韩愈先是随寡嫂回河阳原籍安葬兄长,但却不得久住,只得随寡嫂郑氏避居江南宣州,韩愈这一时期便是在困苦与颠沛中度过的。


韩愈自念是孤儿,从小便刻苦读书,无须别人嘉许勉励。韩愈性格开朗豁达,与人交往,无论对方发迹或是潦倒,他始终态度不变。韩愈与其他读书人一样满腔抱负,希望能受朝廷重用,一展抱负与才华。

他在年少时便中进士第,但因个性不适官场,一辈子在仕途中浮沉不定,颇有失志之感,《进学解》这篇作品就是在这样的心情下写成。当时韩愈四十六岁,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任国子学博士,教授生徒。全文假托先生劝学、生徒质问、先生再予解答,故名“进学解”,实际上是感叹不遇、自抒愤懑之作。


在《进学解》中韩愈经常训诲他的学生说:“你们要勤奋努力的学习,才能有成就。学问和品德都好,未来也不怕被埋没。”话都还没说完,就有一位学生质疑的说:“老师,您不要骗我们了!这么久以来,我看您已是精通六艺,每天仍是手不释卷,连夜晚都点灯接着白天来读书。结果呢?只因思想不符合当政者,便遭当权者排挤,不被重用,以致生活困苦不堪。您自己有这样的遭遇,居然还要我们专心做学问!”

然后韩愈再答疑解惑,以工匠、医师作比喻,说宰相用人是“量才录用,兼收并蓄”,然后说自己相比孟轲(kē)、荀(xún)况那些圣人的遭遇,自己被投闲置散,也没有什么可抱怨的。最后说自己在遭受诽谤的同时声名也反而更大了。这其实是讽刺意味的。其实这篇《进学解》就是以问答形式抒发怀才不遇之感。韩愈借学生之口,一方面讥讽为政者不能善用人才,一方面也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失落。

“兀兀穷年”和“焚膏继晷”都是出自于这里,“兀兀穷年”指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比喻做事不辞劳苦。“焚膏继晷”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工作等。亦作“继晷焚膏”。


【成语接龙】:

兀兀穷年→年壮气盛→盛衰兴废→废书而叹→叹老嗟卑→卑身屈体→体大思精→精白之心→心术不定→定省晨昏→昏昏默默→默契神会→会稽一战→战战栗栗→栗烈觱发→发愤忘餐→餐风吸露→露红烟紫→紫绶金章→章句之徒→徒乱人意→意气自如→如诉如泣→泣麟悲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