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都拉斯位置优越 有最大的港口

洪都拉斯位于中美洲,分别和尼加拉瓜、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接壤,总面积约11.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022万。

洪都拉斯主要为印欧混血人种,达到了总人口的90%,此外还有其他人种,印第安人约占总人口的7%,非洲裔约占2%,欧洲裔约占1%。

其实洪都拉斯原本是印第安人的家园,大航海时代开始后,哥伦布登上了这片土地,将其命名为洪都拉斯,意思是“深渊”。

洪都拉斯历史上长期是西班牙殖民地,隶属西班牙新墨西哥总督区。在西班牙殖民时期,大量欧洲白人移民洪都拉斯,在洪都拉斯建设了很多种植园和矿场,面对劳动力不足问题,西班牙又从非洲贩卖大量黑人奴隶。

随着历史的发展,洪都拉斯成为了印欧混血人种为主的地区。洪都拉斯全国分为18个省,首都为特古西加尔巴,人口约150万。

洪都拉斯是拉美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工业基础薄弱,不过洪都拉斯的位置比较好,北部濒临大西洋加勒比海,南部濒临太平洋丰塞卡湾,是一个两洋国家。洪都拉斯在加勒比海和丰塞卡湾拥有多座港口,比如圣洛伦索港,拉塞巴港,伦皮拉港等等。那么洪都拉斯最大的港口位于哪里呢?

洪都拉斯最大的港口名叫科尔特斯港,位于加勒比海沿岸,靠近北部城市圣佩德罗苏拉。洪都拉斯在加勒比海的海岸线比较长,而且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海湾。洪都拉斯西北部有一个著名海湾,和洪都拉斯国家名字一样,名叫洪都拉斯湾。洪都拉斯湾位于危地马拉、伯利兹和洪都拉斯之间,并非完全属于洪都拉斯,属于边界地带的海湾,之所以用洪都拉斯命名,也和殖民历史有关。

洪都拉斯湾港阔水深,有利于船舶避风停靠,科尔特斯港就位于洪都拉斯湾之内。由于位置优越,港湾优良,早在16世纪初,科尔特斯港已经建港。在西班牙殖民时代,洪都拉斯出产的粮食、矿产、贵金属等等,都是通过科尔特斯港源源不断运输到西班牙。

因此西班牙非常重视科尔特斯港的建设,到19世纪初洪都拉斯独立时,科尔特斯港已经成为洪都拉斯最重要的港口。

现在的科特斯港依然是洪都拉斯最重要的贸易港,洪都拉斯进出口货物主要通过这座港口。洪都拉斯盛产香蕉、木材、咖啡、椰子等等,主要通过科尔特斯港出口。据统计,洪都拉斯80%的货物都是通过科尔特斯港出口,和墨西哥等国建立了定期航线。

洪都拉斯进口货物主要有食品、纺织品、石油、机械等等,也主要通过科尔特斯港。科尔特斯港的港口建设水平位居洪都拉斯前列,港区码头建有六个泊位,岸线长1390米,最大水深11.5米。

港口的各种设施也非常完善,比如装卸设施,科尔特斯港拥有各种岸吊、集装箱吊、重吊、拖船及滚装设施,集装箱吊最大起重能力为45吨,重吊达125吨,都是洪都拉斯众多港口之中的顶尖水平。

在洪都拉斯的不断建设下,科尔特斯港已经成为洪都拉斯第一大港口,和世界主要国家建立了贸易联系。随着港口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很多农产品加工企业直接搬到了科尔特斯,将产品直接加工出口,科尔特斯也因此成为了洪都拉斯沿海工业城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