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万岁名下一句是什么(千秋万岁名 寂寞身后事 杜甫 梦李白二首)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杜甫与李白的友谊历来是我们读者比较感兴趣的话题。

从年龄上说,李白比杜甫大十一岁,而且李白的诗名很早就开始传播。所以可以说在最初的时候,杜甫对于李白是有一些崇拜的。

两人真正交往大约是在公元744年和745年这两年。两人于洛阳初见,最后相聚于李白安家的地方,山东兖州,也就是东鲁。

到了公元745年之后,两人没有再见面,在各自的人生际遇里起起伏伏。杜甫对于李白的认识是有一个过程的,从一开始欣赏他的才华,到了后来又开始透彻的理解李白的为人。这一切,又和杜甫自己的经历相关。

在东鲁和李白分手后,杜甫经历了长安求官不成的十年窘迫生活,以及安史之乱。从一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变成穷困潦倒,满腹沉郁之气的中老年人。

杜甫好不容易从被安史叛军占领的长安逃出来,却又很快的得罪了唐玄宗的儿子,唐肃宗,先从左拾遗的官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没有多久,这个小官也做不下去了。杜甫弃官,去了秦州。

秦州是现在甘肃天水一带,这里距离长安六、七百里的路程。也就是说,杜甫离权力中枢越来越远,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官,现在干脆彻底被权贵所遗忘。

相比之下,李白的境遇也没有好多少。他先是散尽家财,安史之乱中又站错了队,成为永王李璘的幕僚。李白简单的认为,永王李璘是唐肃宗的亲弟弟,也是唐玄宗的亲儿子。帮永王李璘,就是帮皇帝,帮大唐。哪知道唐肃宗却把永王定为叛逆。可笑而又可悲的是,外边安史之乱迁延不绝,这边李家皇室的内斗也是如火如荼。

永王李璘倒台了,李白被判流放夜郎,也就是现在的贵州山地。

杜甫和李白不仅无法见面,连互通消息也做不到了。

杜甫虽然境遇不是很好,但是仍然牵挂着李白的安危。

某一天,杜甫于梦中忽然见到了李白。按照古人的观念,杜甫认为李白可能已经去世,这是来向他告别的。

杜甫内心无限悲痛,可是在乱世之中,他想放声痛哭,送别李白都做不到,只能吞声哭,避免被别人发现。

杜甫诗中还曾提到过一次吞声哭,那是在他身陷被安史叛军占领的长安时,偷偷去曲江畔皇家宫苑外缅怀的时候,怕被敌军发现而吞声哭。

现在到了大唐治下,却仍然还要吞声哭,很是令人无奈。回想李白一生坎坷的经历,令人心中凄恻不堪。

“你”流放地瘴疠流行,消息不通。今日来到“我”的梦中,是因为知道“我”在想念“你”吗?“你”身陷于重重罗网之中,无法想象怎么可以逃出,为什么在梦里却长有羽翼。恐怕是因为“你”变成了游魂,在不可测的天地间游荡。当“你”魂魄来的时候,枫林叶会更青,当“你”离开之后,关塞之间被黑暗笼罩。月光落下,照映着屋梁,似乎看见“你”憔悴的面容。在“你”魂游天地之间的时候,要注意山高水深,不要被蛟龙抓住。

第一首诗中,杜甫主要写了自己梦见的李白是什么样子。他以为李白已经离世了,因此话语之间都是祝愿踏上归途的李白在另一个世界安好。

第二首,写的主要是杜甫自己内心的感受。

浮云游子,都是漂浮不定的,浮云还有机会看到,但是心中牵挂的游子却始终没有消息。三更深夜频繁梦到“你”,说明“你”也在思念“我”,才会入“我”梦中,很感动“你”的厚谊。回想当初告别的时候,常常感受到“你”的不安,担心来路艰险,再见面很难。听“你”诉说着尘世间的险恶,一个人仿佛一叶孤舟,随着潮流起落,却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还记得,当“你”离别出门,看到“你”搔着头上的白发,郁郁不得志。

京师冠盖如云,高官显爵一大把,却只有“你”如此憔悴。

回忆了当初的相逢,杜甫转而说到李白最近的遭遇。

都说天网恢恢,为什么却把“你”这个善良的老人抓住折磨呢?

杜甫由梦见李白,想起当初相聚的时候,看到李白的白发和郁结的样子,到了此刻,终于更加懂得李白。

杜甫最后说,“你”必将赢得不朽的盛名,“你”的诗篇将传颂千秋万世。只是,在“你”刚刚死去的时候,“你”所有的一切,却仅仅是寂寞和悲凉。

在第二首诗中,杜甫敏锐的洞察到李白在漫长历史中的位置,他是为朋友开心的。同时,他又为李白不幸而无奈的遭遇感到痛心。

杜甫并不知道,其实李白并没有死。他刚刚赶上大赦,不用再去夜郎,正在沿着长江寻访故友,游历他曾经去过的那些地方。

但是这也不重要,同样处于逆境中的杜甫深深知道李白内心的感受。对于杜甫来说,寂寞的身前身后事只是寻常。他坚定的相信,李白必然赢得千秋万岁名。

杜甫是正确的。而且,寂寞身后事、千秋万岁名,这两句诗,同样也应验在他自己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