谥号庙号年号的区别讲解(带你了解皇帝的谥号、庙号和年号的区别)

古代皇帝,汉武帝的“武”是刘彻的谥号,唐太宗的“太宗”是李世民的庙号,而康熙帝的“康熙”是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这三个称呼都可以是皇帝的代称,那么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谥号

定义:谥号是人去世之后,后人对他的一生给予评价的文字,即盖棺定论,格式为XX帝。

说明:皇帝驾崩后都会有谥号,刚开始只有一两个字,后来发展到最多二十个字。谥号可以有褒有贬,不好的皇帝会有“恶谥”,各有含义。

褒义:文、武、明、睿、康、景、庄、仁、宣、 懿、惠等;(如汉武帝刘彻,魏明帝曹睿)

贬义:厉、灵、炀、哀、思等;(如隋炀帝杨广,明思宗朱由检)

特例:吴国孙权谥号为“大帝”,称吴大帝孙权,中国史上仅此一例。


魏晋南北朝之后,谥号渐渐演变为阿谀拍马的利器,对皇帝只褒不贬,字数也增加到七八个字甚至更多。

如宋真宗赵桓的谥号为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清太祖努尔哈赤的谥号为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起源:谥号起源于西周时期,秦朝时秦始皇不允许“子议父,臣议君”,曾一度取消,后来西汉王朝建立,由汉高祖刘邦恢复并一直沿用至清末。


庙号

定义: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特别追上庙号,以示永远立庙祭祀之意。格式为XX祖或者XX宗。

说明:庙号起初并非所有皇帝都可以享用,能入太庙的一定要是对国家人民有过大功德的明君,否则只有谥号,没有庙号。

比如两汉二十四帝,只有七人享有庙号,分别是刘邦(太祖)、刘恒(太宗)、刘彻(世宗)、刘询(中宗)、刘秀(世祖)、刘庄(显宗)、刘炟(肃宗)。他们要么是开国皇帝,要么是有着杰出的文治武功,要么是难得的中兴之主。


南北朝之后,庙号也开始变了味,开始烂大街,几乎每一个皇帝都享有庙号,再加上谥号也开始变长,人们就渐渐用庙号来代称某个皇帝了,所以唐宋元时期的皇帝多是以庙号代称。

比如唐玄宗李隆基,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太长而不适合用作代称,所以人们常以他的庙号“玄宗”来称呼他。

起源:庙号起源于商朝,在周朝至秦朝一度被废止,汉朝恢复,要求严格,南北朝后开始被滥用。

年号

定义: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纪年方式,由皇帝确定和更改。

说明:众所周知,新中国采用的是公元纪年法,中华民国是民国纪年法和公元纪年法并用,而封建社会则是采用年号纪年法,由皇帝确定一个年号,次年为初年,以此类推。

比如1627年明思宗朱由检登基后选择国家年号为“崇祯”,则1627年仍使用上一个年号“天启”(因为天启帝朱由校1627年才驾崩,当年一整年仍应使用“天启”年号),1628年才能叫崇祯初年,而1644年清军入关时为崇祯十七年。

年号本是皇帝选择的国家纪年代号,与皇帝本人没什么关系。每逢国家发生大事,皇帝可以改变年号,以示“新气象”。



所以起初同一个皇帝的年号一般会有好几个。至明清时期皇帝几乎都只用一个年号,而此时谥号已经过于冗长,庙号每个朝代都有重复,大家也就自然用年号代称皇帝了。

比如汉武帝有不少年号,第一个是“建元”,但大家都不会称之为“元狩帝”,而明思宗只用过“崇祯”这一个年号,大家也就习惯称之为“崇祯帝”了,后来的“康熙帝”“乾隆帝”等也是一样的道理。

起源:年号由西汉武帝刘彻首创,第一个年号为“元狩”,封建社会最后一个年号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宣统”。

综上所述,魏晋南北朝之前,人们一般用谥号称呼皇帝,即XX帝,唐宋元一般用庙号称呼,即XX祖或XX宗,明清时期则直接使用年号代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