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元宵节有关的成语有:阖家团圆、阖家欢乐、和和美美、灯火通明、灯火辉煌、张灯结彩、万家灯火、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人头攒动、锣鼓喧天、载歌载舞等。
113、张灯结彩
【名称】张灯结彩[zhāng dēng jié cǎi]
【释义】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九回:“告谕城内居民,尽张灯结彩,庆赏佳节。”
【示例】“遵义城里,人民喜气洋洋,张灯结彩,欢迎红军又回来了。”(摘自张爱萍 《从遵义到大渡河》)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
【近义词】披红戴绿
【反义词】披麻戴孝
元宵节的风俗文化
汉文帝(前202—前157)时,为庆祝平定诸吕之乱,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农历正月为元月,宵即夜的意思)。
闹花灯、吃元宵是过元宵节时的传统习俗。
在春节(农历新年)期间,家家历来就有点彩灯、放烟火之行动。
此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沿袭传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节也称为“灯节”。
如在山西的县城一级城廓甚至乡、镇中,正月十五到来之前,满街挂满灯笼,到处花团锦簇,灯光摇曳,到正月十五晚上达到高潮。此时街头巷尾,红灯高挂,有宫灯、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等等,吸引着观灯的群众。尤以太谷县的灯以品种繁多、制作精巧闻名省内外。
正月十五吃元宵。
“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有些地方如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或油炸,团团圆圆,有很好的寓意存在。
我国疆域辽阔,不少地方节庆时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和猜灯谜等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