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盐湖区
——德孝之乡 神奇盐湖
古称盐贩之泽 今为运城首府
盐湖区因域内有百里盐湖而得名,依盐而兴,因盐筑城,被誉为华夏盐都。盐湖区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盆地中部。东连夏县,西临永济、临猗,南依中条山,与平陆、芮城为界,北傍稷王山,同万荣、稷山、闻喜相接。东西宽41公里,南北长62公里,国土总面积1237平方公里。古为盐贩之泽,曾称“盐氏” “盐邑” “苦城” “潞村”等,是运城市政府所在地。战国时期属魏,汉魏皆属安邑县地,唐另置解县。1958年,安邑、解县等合并为运城县;1983年运城县改为运城市(县级市);2000年原运城市(县级市)改为盐湖区。至2016年,盐湖区下辖7个镇、6个乡、8个街道,总人口70万。
运城盐湖
2016年,盐湖区生产总值完成224.9亿元,同比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29.4亿元,同比增长6.6%。财政总收入31.09亿元,同比增长2.6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10元,同比增长7.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34元,同比增长7%。
城区
基础设施齐备 立体交通初现
盐湖区地处运城市中心城区,各类交通设施四通八达,南同蒲铁路、大(同)西(安)高铁专线横贯区境,公路网密度每平方公里达到70.2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油路、通客车,全区有7条主干线公路,运风、运三、侯运、大运、运临等高速、一级公路通往全国各地,旅游专车、公共汽车可直达太原、西安、洛阳、武汉、郑州、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地。城区道路建设高标准、高起点,形成了五纵五横道路骨架,开辟了20多条公交线路,拥有出租车3000辆。位于辖区内的关公机场已开通22条航线。通讯实现了全国联网,邮政服务高效快捷,移动通讯和电话拥有量在全国同等城市名列前茅。
中心城区道路骨架
学苑路立交桥夜景
发展有机农业 推动“一村一品”
盐湖区围绕农民持续增收这一核心,发展“健康+”有机绿色农业,拓展电商平台销售渠道,打造名副其实的专业合作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2016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8万亩,总产超过2亿公斤。果业种植35万亩,果业总产达70万吨。新增27个“一村一品”专业村、20个家庭农场、5家龙头企业、59个农产品商标、8个“三品一标”、149家专业合作社。完成绿化造林3万余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3.7%。双季槐和皂荚产业初具规模。水果品质不断提升,苹果远销秘鲁,酥梨出口美国。
王过酥梨
王过酥梨产于运城盐湖区王过村。由于“小气候”特殊,王过酥梨果实大,色泽金黄,皮薄,肉质细嫩洁白,汁多味甜,酥爽可口,为梨中上品。王过酥梨既是鲜食佳品,又是梨罐头、梨膏加工的上等原料,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盐湖区泓芝驿镇王过村、泓芝驿村、累德村、北店村、南店村、孙余村、董杜村、北古村、西古村、张半村、郭伴村和上郭乡的中陈村,共12个行政村被划定为地域保护范围。2016年,王过酥梨出口美国,王过酥梨产区获批省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优化产业布局 发展休闲旅游
盐湖区围绕建设功能性中心城市,优化产业布局,培育高端业态,提高配套能力。华曦广场、黄河世纪广场、鸿桥创业大厦等商业综合体投入运营;麦当劳、优衣库等知名品牌成功入驻;直营、加盟、特许经营等连锁店达到400余家,超市、专业店、专卖店、便利店遍布大街小巷;乐村淘、七品、新壹购、小二便利店等电商企业快速发展,增强了中心城区辐射带动力和核心竞争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到全市三分之一以上。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成功签约袁家村·运城印象旅游项目,完善会荣庄园、艺莲园、火龙果基地、桃园山庄等景点功能。成功举办第七届中国运城舜帝德孝文化节,完成关帝圣像照明工程,配合做好首届中国运城关公国际文化旅游节。2016年全年旅游收入达183亿元,全年接待游客2246万人次,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运城黄河世纪广场
运城黄河世纪广场总投资4.5亿元,总建筑面积超过12万平方米,是在黄河市场旧址上重新崛起的一座集百货餐饮、巨幕影院、儿童乐园、连锁超市、公寓酒店、创业孵化、社区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特大型花园式城市综合体商业项目,可望成为运城乃至黄河金三角地区商业界的一大亮点。
舜帝德孝文化节
中国·运城舜帝德孝文化节始于2010年,以"德政千秋,孝行天下"为主题,旨在弘扬中华民族德孝文化,传承道德文明,倡导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风尚,构建和谐社会。舜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为代表的五教理念和以明德思想为代表的德政思想是舜文化的基本内涵,为传承和弘扬这一文化,截至2016年,盐湖区已经连续举办了七届舜帝德孝文化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关帝圣像照明工程
2017年1月3日,位于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常平村关公故里的关帝圣像景区61米高的关公铜像首次亮灯,20多个高亮度的探照灯组将关公铜像照射得格外壮美,成为景区一大亮点。
统筹城乡发展 打造幸福盐湖
近年来,盐湖区双管齐下,同步建设中心城区和美丽乡村,完善基础设施和管理体系,打造幸福社区和宜居乡村。完成多条城市小街小巷改造和农村道路提质工程,兴建大型社区活动场所,建设农村日间照料中心,已有164家。
日间照料中心
日间照料中心创建于2012年,区政府结合当地农村实际,探索出了“政府主导、村组自筹、社会参与、村民捐助”的建设模式。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运行经费纳入区级财政预算,对每个照料中心给予5万元的启动建设补贴和每年2万元的运行补助。并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对设施要求、服务功能、管理运行各方面都提出具体要求,保障这一新兴养老事业的规范化运行。
美丽乡村建设
盐湖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着重挖掘开发乡土文化,探索创新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和旅游发展新模式,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盐湖区所辖279个村共划分为四个类型,第一类为处于城市建设规划区和产业平台内的村庄,基本按城镇已有规划发展,让村庄变社区,让农民变市民;第二类为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纯农业村庄,发展“一村一品”产业,打造美丽乡村;第三类是可开发为文化旅游和观光旅游的村庄,让村庄变景点,让农民变老板;第四类为山区500口人以下的村庄,依托土地流转,搬迁安置。这种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的建设开发模式,其借鉴和示范意义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