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反义词是什么(文明与文化的五大区别)

在很多人眼里,文明和文化的意思等同,但其实两者还是存在着许多差异的。

首先,文化没有啥“反义词”,但是文明却是有的,文明的“反义词”是野蛮,先别急着反驳。

大家想一想,是不是一提到文明,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与之相对的野蛮?而文化却可以用来描述人类原始野蛮阶段的那些历史,比如在人类没有建立国家、政权之前的“野蛮”历史阶段,就可以用文化来代指,比如历史学家们就很喜欢用“某某文化”来称呼那些单纯采集狩猎的人类历史阶段,比如“颜那亚文化”等等。

同时,现代语境中的文明,更多的是指一种体现文明进展成果,合乎礼仪规范的行为活动,比如说某某的某些行为是文明行为,那些是不文明行为等等。

其次,文明相比于文化,更具有普世性,文化则显得强调特殊性,所以说文明远远比文化要具有更大的涵盖性,一句话来说,一个文明当中可以有很多文化,而文化则在很多时候是特指某些特定模式的。

并且,文明包含有物质文明,而文化却可以超脱物质文明,只存在于精神当中,所谓精神文化说的就是如此。

而由于文明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物质来表现的,因此文明的成果更容易被移植到其他地方,然后产生各种方面的影响,就比如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改变那样,又比如历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制度和追求物质的观念上升一样,其影响到了政治结构的变革和价值观念的趋同。

“文明”的传递是“明”,明白了之后很快就可以照着做;而“文化”的传递则是“化”,没有一个濡染、生长的过程很难实现,无法像物质文明的东西那样,马上拿过来“用”或“造”。

另外,文明更容易被界定,因为文明可以依靠物质来保存,比如金字塔、古代城市、雕刻等等,现代历史学家就依靠这些物质,大致确定了人类文明大约从一万余年前开始。而对于人类文化存在了多久,历史学家们却不能给出一个让人信服的答案。

综上所述,“文明”的概念远比“文化”要更广大,也更固定,或者反过来说,“文化”的概念比“文明”更细微,也更弥散,就比如人们常常是用文化来特指文明的精神部分。

何怀宏教授曾经给“文明”下这样一个定义,我觉得很有道理,这里分享给大家:

“文明,就是一定数量的人们,具有一定的可以持久固定群居的物质生活基础,形成了或者正在走向一定的政治秩序,具有一定的精神生活形态的人类开化状态。”

世界上存在的文化很多,但是文明却相对较少,这主要是因为形成文明的条件相对苛刻,对于很多古代民族来说,是十分困难的。而要想成为文明,那么就必须要具有以下这些要素,首先要有一定的物质文明,或是生产制作物质文明的能力,不要小看这一点,因为要想形成物质文明,那么就必须要拥有劳动分工、稳定的物质生活来源和剩余收益,另外还要有大量人口聚集的地方。人太少了也不行。

其次,要发展出国家或国家的雏形,也不要小看这一条件,因为国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组织,古代的许多民族都没能创造出来。

最后,还要拥有文字和相对丰富精致的语言,如果有歌曲和诗词等精神产品就更好了,拥有这些东西,才能说明一个社会足够复杂和完整。

其实要想理解文明与文化的区别,这里建议大家可以去阅读何怀宏教授所著的《文明的两端》。

与常见的文明史不同,在《文明的两端》里,何怀宏教授从文明的两端——开端如何进入文明,尾端如何遭遇挑战和危机入手,抓住了文明的真问题,然然娓娓道来,向读者讲述着人类历史,让读者真正地理解文明的“过去”与“未来”。

人类文明发展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对此,何怀宏教授给出了答案:以物质为基础、价值为主导、政治为关键。

那么人何以为人?何以区别于文明状态之前的原始人,乃至区别于动物?文明何以为文明?难道人类文明就是要“始于物质,终于物欲”?人类的文明要怎样才能延续?人类文明的解救之道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还是隐藏于文明的发端?

对此,何怀宏教授在书中也都有一一解答。

有很多作者打着写文明史的旗号,写出来的却是另一种东西。而《文明的两端》在开头就直接厘清了文化与文明的区别,然后又通过历史、哲学与社会三方面视角,继续深入解析,并引导读者对中国当下社会现实与问题进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