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通过哪种通道学习,想要真正达到目的,一定离不开一种品质——谦卑。一个人内心有智慧,敏感多思,而且愿意好好去学,甚至乐意向比自己差的人去请教问题。这是一种难得的态度。
在《论语·公冶长》中,子贡问孔子:孔圉这个人为什么得到“文”的谥号?
孔子回答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孔圉这个人聪敏勤勉而又好学,不以向比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的谥号叫“文”。
在古代,“文”这个谥号意味着极高的褒奖。比如,周文王谥文,范仲淹谥号文正,苏轼谥号文忠,近代曾国藩谥号文正,李鸿章谥号文忠。
孔文子(孔圉)之所以能获得这个宝贵的谥号,主要原因就是他谦逊,不耻下问。
很多有着非凡成就的人,骨子里都是谦逊的,是平和的。徐悲鸿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画家界的泰斗,可是有一次他却被一个乡下老农批评指教了一番。原来徐悲鸿根据苏轼的诗画过一幅《写东坡春江水暖诗意》,画中有一只麻鸭,它的尾羽被徐悲鸿画得长且卷曲如环。这个从来没有上过一节美术课的乡下老农告诉徐悲鸿,雄麻鸭的羽毛鲜艳,尾巴卷曲,而雌麻鸭的毛就多为麻褐色,尾巴却极短。
徐悲鸿听了以后,不但没有觉得尴尬,反而悉心接受了批评,并诚挚地向老农表达了谢意。
虚心接受指正,无损大师的绘画实力,反倒使他的作品更完美。才华出众如徐悲鸿尚且知道谦卑为好,那些自以为有能力的人就更需要把姿态放低。一切就像印度的一位大师说过的:“当你谦卑的时候,一切存在的事物都会成为你的老师。”
孔子的弟子曾子说:“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即是说,一个人是有能力的,还向没什么能力的人请教;一个人他自己是很有学问的,还向学问少的人去虚心求教;一个人是有格局的,但是他看起来好像什么都没有;一个人自己本来已经很充实了,但是他看起来没什么学问;一个人保持一种谦逊的、空灵的、虚静的、安闲的状态,就算有人冒犯他,他也不计较。从前我的一位朋友便是这样的一个人。好学而又虚心、充实而又宁静的状态,是曾子羡慕的境界。
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老板永远都要找那些比自己差的人在一起,他就是要当头,就是要当老大,享受被仰视的感觉;有些老板一辈子都在寻求别人对自己的认同,不愿意和地位不如自己的人打交道,这其实是不自信的表现。真正自信的人,是不会囿于“层次”或者“圈子”的,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他学习的对象。
所有的人都是我们的老师,一个真正懂得如何学习的老板,能够很容易地从别人身上学到东西,不断地加深自己的认知。
机会会眷顾爱学习的人,更会眷顾热爱分享的人,巨海为你成长助力,让学习成为习惯。
巨海十多年深耕个人能力提升领域,为个人提供包括公众演说、领导力提升、团队管理、销售话术与技能等服务,每次课程,企业家云集,不光学习知识,还能拓展人脉。